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厚职教育
当前位置:主页 > 时事政治 > 半月谈 >

2019年半月谈第11期_半月谈2019第11期电子版_半月谈时事政治

来源:厚职公考     2019-10-13 22:46:18


在线题库请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厚职题库   行测、时政、公基必考题库精准押题

点击获取:考前必做时事政治题库【送分题】 | 新版公共基础知识7000题 | 教材用书PDF电子版

  【导读】厚职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时间、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备考资料【点此领取电子版考试资料】。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houzhigk,随时获取公务员事业编考试资讯。当前文章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2019年第11期精选文章汇总

半月评论
 
1  办好自己的事,任他雨骤风狂
  美国政府顽固推行所谓“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频频在世界各地挑起贸易摩擦。对中国更是“极限施压”,发起反复无常的贸易战,拉帮结派狙击中国高科技企业。这一系列“恣意妄为”的霸权做法,造成“天下不安”,国际经济秩序频遭冲击,全球市场信心下挫,给世界经济复苏投下阴影。
  在此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好于市场预期。随着我国GDP稳中有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积极因素逐渐增多,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增强,对经济发展的预期改善。这增强了我国应对严峻外部环境的底气,为处于复苏低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心针”。
  改变缘于担当,成绩来自实干。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努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了“大手笔”的稳经济、扩动能、惠民生举措,为经济增长不断注入动力。
  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以政府“紧日子”换企业“好日子”。2018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2019年再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举措,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有针对性地出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政策。面对外部环境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六稳”政策是提前预判形势下的精准发力,更好地为“稳”和“进”之间的平衡提供了指引,有效地稳定了预期,提振了信心。
  给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要求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6个方面抓好政策举措落实。
  改善科研环境,支持创新驱动。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投入;出台文件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改革科研项目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新动能,科技对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提升。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近年来,各级政府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压缩办事时间、简化审批流程、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降低了准入门槛、促进了公平竞争、营造了便利环境,对促进创业创新、稳增长保就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让企业和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可以说,正是这一系列扎实举措落地见效,让我国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大风大浪时,显得更加从容、更有底气。
  实际上,新中国70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在不断变化的挑战中砥砺前行,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连“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又遭遇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中国人民何曾低过头?短短几十年间,我们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从“两弹一星”到高铁、5G等科技成果让世界瞩目。
  从历史到现实,从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陷入跌宕起伏的曲折当中。70年筚路蓝缕,70年跋山涉水。新中国70年一路走来,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地办好自己的事。
  当下,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更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照既定方针,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办好自己的事,需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回首过往40多年,改革开放解决了我们一系列疑难杂症,彻底改变了中国命运。当前,环境越是复杂,局面越是困难,越要推动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优化投资、营商、法治、政策等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获得感。
  办好自己的事,需要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主动对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解决民企困难,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确保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
  办好自己的事,需要坚定不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惟创新者进;国家竞争,惟创新者胜。当前,美国政府动用政治手段打压我国科技企业,就是意图摧毁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我们要继续改进体制机制,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关键技术的攻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踩着新时代的鼓点,只要我们办好自己的事,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任他雨骤风狂,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半月讲解
 
2 怎样理解此次全党主题教育?
  “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今年5月13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从6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2017年十九大部署到今年决定开展主题教育,时间相隔近两年,足见我们党对开展主题教育极其慎重。
  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有何考虑
  第一,有助于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良传统。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屡克强敌、创造辉煌,是因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念兹在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开展主题教育正当其时,有助于我们党更好担起历史使命。
  第二,有助于解决当下党的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直强调从严管党治党,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面貌为之一新。但是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抓主题教育,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三,有助于全党全国更为妥善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面临的矛盾和形势更加复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能更好促进全党团结一致、上下一心,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此次主题教育有何鲜明特点
  与以往的主题教育相比,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不少鲜明特点。
  一是聚焦学习新思想,突出思想引领。这在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里面都有鲜明体现,根本任务中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标中包括“理论学习有收获”。这表明用新思想武装全党是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且不能停留于武装状态,还要入心入脑,学有所获,在实际中贯彻落实。
  二是聚焦初心使命,突出责任担当。这在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总要求、实现目标中都有体现。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就是要引导全党同志尤其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勇担职责使命,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主要领导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
  三是聚焦抓落实,突出结果导向。这在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总要求和目标中也都有体现,比如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包括“抓落实”,主题教育的总任务即“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也都是从落实角度展开的。这次主题教育还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部署,也是党注重结果导向的体现。
3  严管干部选拔任用有何新举措?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该《办法》有何新规定?
  强化政治监督,树立正确导向
  从本质上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就是政治监督,首要的是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政治导向。《办法》既强调选人用人政治监督,也明确了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
  比如,《办法》突出对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情况的监督检查,看一级党组织是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是否按照民主集中制和议事规则、决策程序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以此强化党组织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办法》还明确:“重点监督检查是否按照机构规格和职数、资格条件、工作程序选拔任用干部……”这传递出鲜明信号,即必须严格执行政策和程序规定,决不能合意就执行,不合意就不执行,决不能把政策和程序规定当作“橡皮筋”甚至束之高阁。
  “干部选任中,要坚决防止和纠正程序‘空转’问题,严格落实中央政策要求,不搞‘土政策’‘土程序’,真正发挥程序执行的功能作用。”河南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王剑说。
  同时,《办法》首次将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情况明确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让敢负责、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
  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监督合力
  《办法》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注重围绕干部选拔任用体系建设设计监督制度,聚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环节完善监督措施,构建了事前有报告、事中有监管、事后有检查、失责有追究的全链条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办法》明确指出要强化上级党组织监督检查、完善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健全组织(人事)部门内部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地方党委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监督网。
  比如,在自上而下监督方面,《办法》明确了任前事项报告、一报告两评议、专项检查、离任检查等几种主要的监督检查方式。
  “《办法》着眼上下协同、内外协调,形成了监督合力,有利于推动织密齐抓共管的监督网。”湖北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杨仁浩说。
  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实践和成果固化为制度,也是《办法》的特点之一。《办法》按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要求,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经验,将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作为政治巡视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并对工作机制、检查方式、问题反馈和整改等作出具体规定。
  明确责任主体,划出履责“红线”
  有权就有责,有责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问责制度,做到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主持会议讨论决定谁负责。”
  《办法》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相关内容,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明确了“全面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及“相应责任”4类责任主体,细化应当追责的具体情形,划出了履责“红线”,使责任追究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突出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重点,抓住了关键环节,增强了监督效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说。
  长期以来,防止“带病提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难题。如何有效把住“关口”?《办法》对“带病提拔”问题倒查事项、倒查方式、倒查情况报告等作出具体规定。
  “通过对被提拔的‘带病’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追踪,对存在领导不力、把关不严、考察不准等情形的严肃追责问责,倒逼各责任主体落实好工作责任,建立起措施有力的防范机制。”福建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兼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主任曾志斌说。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4 生于1949:我与祖国共成长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及其家庭的命运。本系列报道分别选取一群出生于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年左右的人,真实记录不同年代个体的成长故事和家庭的变迁经历,以家史印证国史,以个人史折射时代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比起一般人,有一群老人对这70年感触尤深,面对半月谈记者,他们会把声音提高两分贝,自豪地说:“我是1949年生人!我与共和国同龄!”
  出生时,他们和整个国家一起迎接初升的太阳;成长中,他们经历着祖国发展历程中的风风雨雨;如今,他们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他们与祖国荣辱与共,一生坚定爱国信念;他们的生活历经甘苦,把汗水泪水洒入史册;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书写着祖国成长壮大的点点滴滴。
  撑起小家,贡献“大家”
  “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过去我做梦都不敢想!”陕西村民王德民说。70岁的他出生于铜川市耀州区王家砭村,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王德民打拼了一辈子,现在终于过上了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上世纪60年代,西部农村生活贫苦。为了养家,王德民刚上完小学就辍了学。“我下过矿,种过地,凡是你能叫得上名字的力气活我基本都干过!”从王德民能记事起,他的父母就久卧病榻。作为家中长子,他小小年纪就得撑起一个家。“我得在生产队赚取工分来养活我的父母和妹妹。”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展开和包产到户的实施,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1984年左右,村里几乎全部解决了温饱问题,王德民家也跟着好了起来。
  娶妻结婚,生儿育女,步入中年的王德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了供3个孩子上学,天天“豁出命”干活儿。“父亲说只要我能继续往上上,他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 二儿子王小宇说。
  为了多赚钱,王德民当过铁匠、木匠,拉过架子车。他自己在家里吃腌咸菜,却把省下来的钱拿去给孩子买牛奶补充营养。他在村里企业干活儿,把单位发下来的崭新工服,全都留给孩子,自己从来不舍得穿。时光荏苒,等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就业,王德民已经双鬓斑白。
  劳累一辈子的王德民,如今过上了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现在能过上好日子,多亏父母当年的付出。我爸也经常嘱咐我们,要多为家庭做贡献,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国家才能强大。”王小宇说。
  立志读书,反哺国家
  对于东北地区的老百姓,新中国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抗美援朝。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老人娄成武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辽宁毗邻抗美援朝前线,娄成武的老家在辽宁省北镇县的一个小村庄,70岁的他至今记得当时村里的情形:许多年轻人上了战场,村里家家户户不管多艰苦,都主动给前线送粮食,“家长把一袋一袋的高粱米送到乡政府,由政府统一安排送粮”。
  娄成武说,抗美援朝那几年,村干部带着大家除四害,特别是灭老鼠控鼠疫,以防敌方对我展开细菌战。“当时村里家家都深翻土地,用那种从苏联进口的大拖拉机,把土都翻起来一米多深。每家每户都用报纸和浆糊在窗户贴上米字条,防止敌方飞机投炸弹,震碎玻璃伤到人。”
  除了抗美援朝,让娄成武印象深刻的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苦时光。那一年娄成武小学四年级,恰好赶上困难时期。当时的粮食供应标准是每人一天三两八钱四,根本不够吃。娄成武记得自己和小伙伴们放学后去公社食堂,吃的是土豆、茄子、白菜、豆腐,配高粱饭和玉米面,很少有肉。
  不过,娄成武说,当时虽然没办法人人温饱,但风气很好。“我们一个村子好几千人,家家都饿,家家都不容易。但那时候没有打砸抢,也没有偷盗的,几乎可以夜不闭户。”
  物质生活不充裕,却激起了不少人读书改变命运的念头。娄成武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像我的家族,在那个年代有十几个兄弟姐妹都读高中、大学,我们立志:一定要读书走出农村。”这样的信念一路支撑着娄成武,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东北大学的副校长、知名公共管理专家。
  2018年,娄成武过69岁生日时有感而发:“从小学到大学读书,都是国家拿钱培养的我。当年惟愿读书报效祖国,如今我把此生献给祖国教育事业,很满足。”
  告别简陋,住有所居
  广州天河体育场,被称为“亚洲魔鬼主场”,每逢球赛,都会有数万名球迷前来观赛。
  生于1949年的黄鉴荣是个资深球迷,也是天河体育场的建设者之一。作为一名建筑师,黄鉴荣先后参与了不少广州市政建筑工程的建设。70年来,他和千千万万老一辈建设者一道,用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所在的城市换了新装。
  黄鉴荣出生在“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广州荔湾区。从记事时起,他一家数口居住的空间不足10平方米,拥挤,是他对居住环境的最初记忆。“屋子没有窗户,客厅、厕所和厨房都是几户人家共用。”1976年,黄鉴荣完成学业回到工厂,分得了单位旧厂房中的一间。当时,那座只有99平方米的厂房小楼,住着三四十号人。
  黄鉴荣对住房的记忆是那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租住单位或房管部门的房屋,只有极少数人拥有自已的住房。人多房子少,三代同居一室是很常见的现象,人们普遍梦想着宽敞的住房。
  1983年,黄鉴荣调到广州市建筑公司工作,这仿佛是他用双手实现梦想的开始。黄鉴荣先后参与了花园酒店、江湾新城、白天鹅酒店行政办公楼等工程的建设。工作第一年,他舍不得休息,即使过年,也只在大年三十休息了半天,大年初一一早,就去单位上班。
  “改善住房是我曾经的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盖起高楼大厦,让这座城市越来越好,也让自己住得更宽敞,我很有获得感。” 黄鉴荣对半月谈记者说。
  “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劲十足,闲不下来”;
  “我们这代人,吃过苦头,但也不怕吃苦”;
  “我们这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千万个像王德民、娄成武、黄鉴荣这样的老人,靠艰苦奋斗精神,书写出饱含辛酸而又让人充满敬意的家国史。
基层治理现代化
 
5 城乡融合发展:怎么融,如何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是一份重量级的中央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指明了方向。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乡村振兴需要城乡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需要实现城乡双向赋能。文件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勾勒出清晰的“改革路线图”。文件提出,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先行先试。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系统性政策创新
  吴亮:黄岩区与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合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已有7年,2018年2月黄岩区委区政府联合同济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并总结出“乡村振兴工作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起到示范作用。由于黄岩区推进乡村振兴动手早,走得快,问题显现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我们特别想听一听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感受。
  杨贵庆:去年吴亮教授与我们一起梳理、总结出的“乡村振兴工作法”,当时被定义为“1.0版”。 因为这些“工作法”在技术层面突破多,在政策层面突破少。
  同济大学正在黄岩区探索“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目前在推进两个重点项目,一个是“演太线金廊工程”,即梳理贯穿徒步旅行线路的6个经济相对薄弱的山区村庄,将城市人的户外健身体验和山区村庄优美自然环境、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要素相互融合,从“绿水青山”走出“金山银山”;另一个是黄岩城区向南发展的空间廊道,将自然生态带、历史文化带和创新产业带共同合力打造成为一条“传统文化空间廊道”,以引导城乡的文化、旅游、产业资源连接互通,建立现代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精神纽带,实现城市要素与乡村要素的融合。当然,虽然我们在城乡融合的技术、理论层面不断突破,但现在主要面临政策瓶颈,基层的政策工具箱不足。
  胡鸥:乡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无法更多配置公共资源和发展资源,医疗、教育行业进乡村难,田园综合体等农业新兴业态的配套设施用地也很难解决,这制约了人才、资本下乡。
  陈康: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层面,城乡是一张网,一个治理体系。但在发展层面,“城”与“乡”在政策上的分隔仍然明显。现在,我们要将城市发展的模式全部搬到乡下来也不现实,会遇到村民自治、产权制度、土地制度、金融服务、人才匹配等一系列“不同”,亟待政策上的支持。
  陈建勋:浙江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方面投入力度很大,政策上有很多创新,但城乡融合发展,破解二元结构,对系统性创新的要求更高。比如规划,今后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内进行,将发展的要素资源点面结合,形成覆盖城乡的网格状公共资源配置与发展布局,并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给县区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这看起来是单点创新,但涉及部门多,条条框框多,最终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协同创新。
  “城乡融合36条”的含金量很高
  吴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概括出“城乡融合36条”,是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钥匙,“含金量”很大,请各位分析一下。
  王露: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一步怎么办?就是要系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文件给出三个目标: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成,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份文件为“城”与“乡”融合发展,共同实现现代化指明了详细路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许元荣:改到深处是产权。文件鼓励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鼓励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担保、继承权。
  杜衡:文件中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一定比例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探索实行混合用地等方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房地一体、分割转让;实现已入市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在资本市场同地同权等。这些为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打开了政策空间。
  陈建勋:“36条”非常细致,在基层具有可操作性,切合基层实际和现实需求,如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推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为促进教育、医疗资源向乡村流动,文件还鼓励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倾斜,优化乡村教师、医生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
  牟贤杰:文件为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提供了一整套的金融工具箱,如支持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发行政府债券,用于城乡融合公益性项目;依法合规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财产权、集体林权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培育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典型项目等,创新性很强。
  规划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吴亮:特别提醒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的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城乡融合36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主动研究、编制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方案,在政策窗口出现后,申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享受政策红利。
  王露: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需要基层干部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能力。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性很强,需要将各地进行的政策创新案例深入分析,设计最优化的改革路径,这需要很强的政策把握能力;二是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压力大任务重,推进“试验”,考验基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这是一份历史性的责任,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是中央的关切和期待,是各级干部的一道“必答题”,这需要事业心和改革情怀。
  许元荣:建设“试验区”是改革方法,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试验区”探索,一步步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可以争取多层面的政策红利,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多层次的“乡村振兴产品”“城乡融合发展产品”,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出城入乡,绘制农村现代化的美丽画卷。
  杜衡:编制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规划,要结合地方实际和发展难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框架内,将空间规划、政策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文化规划统筹协同。我还想建议一下相关部委,要针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安排、新布局,对“发展”进行科学定义,深化改革干部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出基层干部的创新与发展激情。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1、厚职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考试资讯

2、厚职网www.houzhiwang.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3、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事业单位招聘网www.kaosydw.com

4、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1:厚职公考(houzhigk);公众号2:厚职事考招聘信息(kaosydw)

快速访问手机站

公务员
方式一
直接手机输入网址
m.houzhiwang.com
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
手机站

厚职公考网

事业单位
方式一
直接手机输入网址
m.kaosydw.com
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
手机站

厚职事业单位网

热门资讯推荐:

公众号名称:厚职公考

扫码关注
获取公考资讯和资源礼包

公众号名称:厚职事考招聘信息

扫码关注
推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厚职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