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17年第6期电子版下载点此链接(右键,目标另存为)| 2020年半月谈继续关注本站更新
《半月谈》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被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部自考办指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政参考读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刊”。《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必备的阅读 学习刊物之一,也是公务员考试必备的时政资料和申论资料。
以下网页阅读版。
2017年半月谈(第6期)(精选)
半月评论: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这一庄严承诺,再次向世界传递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6年脱贫攻坚再传捷报,全国又有1240万人告别贫困。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连续4年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
数字背后是巨大的努力。2015年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来自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与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超过200万人参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超过50万名各级干部进驻贫困村;发达省市对口帮扶、企业社会携手努力,“众人拾柴”“聚沙成塔”,汇成一股股扶贫攻坚的“巨能量”,交出一份份脱贫摘帽的成绩单。
然而,决战脱贫攻坚非一时之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脱贫工作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和作风漂浮的现象。有的地方热衷纸上扶贫、嘴上扶贫、电话扶贫,写在纸上、念在嘴上的扶贫办法“无数条”,落在实处的举措没几条。有的地方患有脱贫急躁症,盲目追求扶贫政绩,搞注水脱贫。还有的地方胸中无数,一味埋怨扶贫对象,仍然习惯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几年时间,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精神,极有针对性、指导性。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扶贫工作剩下的往往是“硬骨头”“老大难”。这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扎扎实实脱贫攻坚,就是要下“绣花”功夫。脱贫攻坚等不得,也急不得,要克服急躁症,摒弃盲目求快和提前脱贫的冲动,防止萝卜快了不洗泥,出现扶贫造假,经不住历史检验。“绣花”讲究针脚细密平整,脱贫攻坚同样需要精准精细,扶持谁、谁来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特别是对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传统的扶贫方式未必有效,须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靶向治疗”,方能拔掉穷根。只有扶贫的“针脚”缝得准、织得密,脱贫攻坚才能不留空白点,绣出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扎扎实实脱贫攻坚,必须正视贫困发生的反复性,防止边脱贫边返贫。事实上,脱贫后返贫的现象并不少见。面对疾病、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贫困的乌云可能随时会卷土重来。因此,在脱贫减贫之后,如何“扶上马送一程”,如何变输血为造血,是防止返贫的当务之急,也是确保如期完成减贫目标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家政策已经明确,脱贫不脱政策,对于2020年实现脱贫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现有的国家政策仍可享受,防止返贫。一些地方在传统的产业扶贫之外,还探索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重在激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也取得了不错效果。
扎扎实实脱贫攻坚,各级干部要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过去一年的脱贫成绩单,正是全国各地各级干部冲在一线、干在实处的成果。可以说,脱贫攻坚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一场大考,考出党性也考出忠诚与担当。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信念,稳定和充实贫困地区党员干部队伍,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保证。要选派好驻村干部,保持基层扶贫干部相对稳定,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有效性。现在所有扶贫地区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守岗位,要保证人员的稳定。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如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新探索、新实践正在各地涌现,取得了巨大成效。现在,我们需要把相关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更扎实一点,使脱贫攻坚之路走得更稳更好。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攀越决战贫困的高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大国策:给政治局讲课的学者系列专访之七 让楼市稳得住让百姓有房住
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建没管理系教授刘洪玉是两位讲解人之一。近日,半月谈记者来到清华大学,采访了刘洪玉教授。
刘洪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他提出,住房制度作为基础性制度,应该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个获取适当住房的渠道,且这些渠道应该“可进入、可选择、可支付、可持续”。同时还需要一个能有效引导住房投资与住房消费行为,促进住房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一个“定下来就不轻易变”的长期制度政策体系。
“定下来就不轻易变”的长期制度安排
近年来,为保持楼市平稳健康发展,避免房价过快上涨,中央和地方多次打出调控组合拳,陆续出台了限购、限贷、限价等“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但一些地方楼市往往“边调边涨”。“这些调控多是暂时遏制住了房价上涨势头,并未改变市场的基本供需关系,调控之后往往跟着就是房价的新一轮上涨。”刘洪玉告诉半月淡记者。
他认为,过去一些地方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往往以应对短期内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主,缺乏对政策与市场表现、政策与市场参与者行为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的研究把握,也缺乏政策间的统筹协调,常常是短期内似乎取得了效果但长期来看效果不佳。
“光运用短期政策不能完全解决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定下来就不轻易变’的长期制度安排。”刘洪玉说。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出,“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刘洪玉告诉半月谈记者,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让住房回归其居住本质,促进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
建立无缝衔接的住房供给体系
“理想的住房制度体系,应该是在明确住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为居民实现合理住房需求提供路径指引和渠道安排,并通过土地、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的运用,确保各渠道可进入、可选择、可支付、可持续。”刘洪玉说。
据介绍,“可进入”就是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相应的获取住房的渠道,“可选择”就是进入这个渠道后有可供其选择的住房供应,“可支付”就是这个渠道提供的住房对住房人来说在经济上是可承受的,“可持续”就是这个渠道可以长期开放运行。
“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是呈梯级变化的。一般来讲,是先租后买、先旧后新、先小后大。”刘洪玉说,针对不同需求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应该做到无缝衔接。
刘洪玉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一张授课PPT,里面勾画出无缝衔接住房供应体系的结构:低端有保障(政策性租赁住房)、中端有支持(政策性产权住房)、高端有市场(商品住房)。
刘洪玉认为,完善这一体系并非易事,需要土地供应、金融支持、财政税收等方面政策的持续支持。土地供应上,要通过城市存量土地再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进市场等措施拓展土地供应来源,优化土地供应用途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降低土地供应成本,提高土地供应的弹性,稳定住房市场预期;金融支持上,要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为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房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财税制度上,要稳定中央和地方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建立完善保护“住”、遏制“炒”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让新市民安居乐业
“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收入不高,购房支付能力不足,主要靠租房解决住房问题。”刘洪玉说,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让城镇居民家庭更自由地进行租买选择,可以更好地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刘洪玉认为目前房地产租赁市场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租赁市场不规范,租户利益难保障。二是缺少机构出租者。
他建议,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专业化的住房租赁经营企业,可以实现一举多效:一是打通供需,有利于住房去库存,也满足了实际住房需求;二是有利于补齐住房市场短板,克服原来制度设计中重销售、轻租赁的缺陷。要努力让主要靠社会资本支持的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成与政府政策性租赁住房互补的机构出租者;三是机构出租者的发展及其在租赁市场中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租赁市场的规范和透明度的提高。
建立税收长效机制抑制炒房
刘洪玉建议建立税收长效机制来抑制炒房。他提出,一些地方调控时,常把各种税的税率和征管规则调来调去,有时通过税惠政策鼓励买房,有时又通过增加税负抑制买房。税收的长效机制就是要把购房者在不同情景下可能面临的税负一次性公之于众,让购房者清晰知道,以住房投机、住房投资或住房消费为目的买房,将分别面临什么样的税负,引导购房行为。
他举例说,可以以表格说明买房的套数越多、交易越频繁,交易环节各税种的税率越高。国际上,一般都会对炒房行为征收比较高的交易税和资本利得税,识别的方式主要是看该住房是否为家庭的主要住房,以及住房持有期的长短。非主要住房、持有期在3年至5年以内的,一般会面临比较重的税。限购或购房资格管理可以作为临时性手段。
中国经济开启质量时代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从产量上看,许多产品长期居于世界第一,但从质量上看,我国一些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中国游客海外扫货现象频发,根源即在于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一提法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均瑶集团副总裁张维华表示,去年35名在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开展提升品牌质量的专题调研。“现在很多人到国外‘扫货’或者在网上‘海淘’,我们调查发现,选择通过这些方式购买海外商品的人中36.2%的人是追求品质保障,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仍然是产品质量。”
“质量好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打造品牌的基础。企业在创立之初就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报告中关于“质量”的表述,她特别认同。“越是市场竞争激烈、越需要夯实制造基础,补齐制造短板,做好质量,推动产品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我曾经去一个民营企业调研,发现这个企业的产品做得非常好。但是我问企业老总,有没有国产的零部件?他回答:很少,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
徐小平说,螺栓虽然小,但用在关键部位,旋过以后就要扔掉,不能重复使用。“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很多螺栓,标号是对的,材质却不对。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粗制滥造,造成的后果是,螺栓装在某个部位,时间一长就松掉了,造成安全事故。”
代表委员们表示,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开启一个全新的质量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认为,补短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补质量的短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创新不足、质量不硬、品牌不响仍是制约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突出短板。补短板就是要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质量,表现在产品寿命短、可靠性差,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差。“企业的创新意识不足,创新人才比较缺乏,建议国家重视发挥共性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以此来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牛弩韬建议,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企业家心中;深入开展国际对标和产品品质对比活动,强化质量标准和创新设计,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健全制造业品牌培育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品牌培育、发展和产权保护政策,推出一批工业新品精品,打造一批“百年老店”,培育一批叫得响的民族工业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开启质量时代,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教育问题。“现在我国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应摆在头等位置,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怎么谈提高质量?怎么能进入质量时代?对我们来讲,受过职业教育的优秀人才,缺得很厉害,需求迫在眉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这是中国经济开启质量时代的重要保障。陈学东说,技工人才的培养很重要。没有高技能人才,没有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质量强国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此外,开启质量时代还需要规范检测标准、加大监督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应严格执行产品标准的认定和检测,加大力度打击投机取巧,防止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董明珠说。
聚焦六大民生工程之三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对大多数人而言,垃圾处理只是从自家垃圾桶到垃圾箱的距离,但对管理者而言,这个过程却漫长而复杂。
不管什么垃圾都一股脑地丢进垃圾箱、“破烂王”承担了垃圾分类的活……一方面,前端垃圾分类不彻底;另一方面,在运输过程中,干湿垃圾也混装混运。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北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餐饮企业等率先强制执行垃圾分类,重在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这些举措是否可以使垃圾去到该去的地方?漫长垃圾分类之路,如何不断推进?
垃圾分类先从干湿分开,强制监督开始
3月初的一天,在北京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宋庄文化广场的振冲情文化艺术餐厅,早上9点半,服务员就把盛满剩饭剩菜的餐厨垃圾倒进绿桶,封闭好之后,拉到餐厅大门口。一会儿,通州京环公司的餐厨垃圾运输车就来把垃圾装车运走。
“一张餐巾纸、一根牙签、一根筷子,都不能混进湿垃圾里。”餐厅前厅经理王亮告诉半月谈记者,“环卫查得很紧,一旦发现,这一袋垃圾就不收了。”
过去,不少餐厅的厨余垃圾和废弃油脂都是商贩来收,流向不明。“现在交给正规的环卫公司处理,每天定时运走,我们也放心,餐厅内外都能保持干净。”王亮说。
2016年底,小堡村徐宋路两侧的54家餐饮单位与通州京环公司签订协议.实施了垃圾强制分类。“现在每天54家餐厅能收220公斤左右,绝大部分都分得不错。”小堡村支部委员周岩告诉记者,下一步要人户宣传垃圾分类,6月底前实现全村覆盖。
垃圾分类要落到实处,需要以刚性措施推进。根据要求,北京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餐饮企业、农贸市场等都要强制开展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减量。通州区市政市容委表示,将联合食药监、区城管局一起对餐厅进行检查,不达标的餐厅将会影响星级评比甚至备案,并接受相关处罚。
在北京,这些年来垃圾分类效果并不如意。“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厨余垃圾分出来的量占比大约不到5%,理想状态应该是在20%。”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固废处处长林晋文说。
北京环卫集团总经理张农科表示,垃圾分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减量效用不明显;居民实际参与率低.混装混运问题突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体系不健全,“低、小、散”现象严重,低值再生资源出口不畅。
“尤其这两年,因为塑料瓶、纸箱等废旧物资回收价格低,大量废旧物资混入生活垃圾,导致生活垃圾末端设施超负荷运转,这是近年来多数地区遇到的挑战。”张农科说。
强制+鼓励+引导,多种措施促进垃圾分类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才能逐渐培养居民的分类意识,取得实效。
目前,北京市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试点“大小桶”,并设置“回收小屋”。
在朝阳区劲松五区,过去分别标着“厨余”“可回收”“其他”字样的三个大绿桶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桶,边上还立着一个大铁皮柜子。据垃圾分类指导员介绍,大的不锈钢材质垃圾桶专收“其他”类垃圾,240升超大容量,每天清运一次,小的塑料材质垃圾桶专收“厨余”垃圾,120升标准容量,计划早晚各清运一次,厨余和其他类垃圾清运车都会装GPS定位系统进行监控,防止混装混运。铁皮柜子则是可回收资源智能箱,居民可以将废旧报纸、塑料瓶、金属等投入箱内,用积分卡扫码后攒积分兑换小礼品。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说,大小桶易于老百姓识别。“过去是按小区推广分类,都是一个个的点,现在不光是小区,机关、商场等都要实行垃圾分类,把点变成线,线又连成片。”
根据北京市的计划,今年年底,每个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实行垃圾分类,每个街道至少有一个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北京市还将加强对垃圾分类的评比和考核,对垃圾混装混运问题“零容忍”,探索设立垃圾“不分类、不收集”的惩戒机制并进行试点。
“湿垃圾半天一清,干垃圾三天一清,如果不分类,小区门口就臭,邻居就会相互监督,老百姓就会觉得垃圾分类真正跟自己有关系。”孙新军说。
垃圾处理水平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垃圾分类需要居民参与,需要每个市民都动手、天天坚持。青少年处于习惯培养期,我们下一步考虑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的课外课。”孙新军说。
推动垃圾减置,建设相关处理设施
业内人士建议,推进垃圾分类首要是推进垃圾减量,其次提前规划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形成社会共识,研究出台低值可再生资源回收补贴政策。
专家建议,推动“净菜进城”“限制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旧货交易”“不剩餐”等,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
目前,北京市人均每天垃圾产生量约为1.1公斤,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据悉,目前通州区日均产生生活垃圾1800吨,根据测算,“十三五”末,通州区日均产生垃圾量为2250吨,未来通州区人口将更多,垃圾增长也会更加迅猛。
业内人士建议,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的发展,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需要超前谋划建设,加快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建设。
目前,北京市正加快海淀、通州、丰台、门头沟区等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今年底,通州区再生资源发电厂将建成。
据了解,北京市餐厨垃圾每日约产生2200吨,预计2020年每日将产生2900吨。林晋文说,“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完成6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并启动两个规划新建项目,新增每日15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总处理能力将达到每日2900吨,基本满足需求。
针对目前饮料瓶、纸箱等低值可再生资源大量混入垃圾回收终端.增加了垃圾处理厂的处理压力,北京还将研究出台对低值可再生资源的补助政策,提高低值可再生资源的回收比例。
海归,中国创新新引擎之三:持续创新的四大期盼与诉求
祖国在呼唤,事业在召唤,现今成千上万海归已经回国或者正踏上归国创新创业之路。回来后的他们,在祖国的广袤天地里大展拳脚时,有何新期盼,新诉求?
人才引进既要有技术型也要有管理型
一些海归人士在采访中向半月谈记者反映,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重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思路已逐渐清晰,但在理念上一些地方往往倾向于技术类人才,对熟悉国外先进运营模式的管理类人才重视不够。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一些海归引才工程更多关注技术类,尤其新兴产业技术人才,而对运营管理人才关注度不高,认为管理水平不太好评估。
新派公寓创始人王戈宏最早在华尔街起步,回国后从事白领公寓模式创新。“想申请‘千人计划’,因为是管理类人才而非技术类,没能成功。”
专家表示,引进了懂技术的,如果没有懂管理的指挥、辅佐,技术人才的作用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目前,海外高层次管理类人才群体在跨国企业中已占据一席之地。他们回国后可与技术类人才互为补充、共同配合,从而实现1+1大于2的效果。不少专家呼吁,应探索建立管理类海归人才的评价体系。
加快创新创业配套服务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王戈宏说,经历了长期海外求学创业经历的海归回国创业,对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的诉求往往比国内创业者更强烈。
一些海归表示,可考虑组建自上而下专门针对海归的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创新创业所需的“一条龙”服务,力求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专家认为,国内应进一步打造国际人才“蓄水池”。据了解,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参照国际经验打造高效、便捷、务实的海归创业发展环境。天津开发区的扁平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办事难’的现象在这里很少。”赛诺医疗首席执行官孙箭华评价天津开发区时表示,企业注册、人才落户都按规矩办事,无需往返多次补齐手续,更没有吃拿卡要,这让企业能够一门心思求发展。
关注潜力型项目和人才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引才只重视成熟项目、高端人才,忽视对有潜力项目及人才的关注和引进,缺乏“养”项目、“养”人才的举措。一些归国留学人员反映,一些地方政府关注大项目的多,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不少部门公布的资金扶持项目大都是大企业大项目。
“一些政策主要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忽视了对暂无标志性成果的潜力型中青年科研骨干的关注和引进。”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说。
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朱涛建议,地方招揽海归创业项目不能只盯住成熟项目,也应注重从“幼苗”养起,多关注初创科技企业的难点与痛点,这些有可能是一个区域创新的未来。
鼓励创新政策要落在实处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招才引智”,纷纷给出丰厚的优惠政策。不过在现实中,一些海归反映,在一些地方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尤其涉及钱、地、人等关键问题,落实起来困难仍然存在。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不仅挫伤了海归创业的积极性,而且延缓海归创业的速度。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江海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侨治说,现在政策不少.但问题是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只对自己出台的引才政策的落实负责。他认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解决。
采访中,不少海归人才表示,相信随着国家走向强盛,借助进一步完善的创新政策,新世纪以来的最大海归潮,必将为中国这个共同的创新家园带来更多生机,让这个梦想舞台更加广阔无垠!
百万卖家遭敲诈“知识产权流氓”须严惩
近些年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成为社会共识,惩戒力度也日渐加码。一些人却开始借机通过恶意投诉谋取不当利益。通过故意虚假陈述、伪造凭证和恶意抢注商标等方法,一些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对合法商家发起大量恶意虚假投诉,超过百万电子商务企业的正常经营遭受影响。互联网安全专家认为,对于此类“知识产权流氓”,应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涉恶意投诉被封杀
不久前,因屡屡对商家进行虚假投诉,杭州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被阿里巴巴集团“封杀”。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在全平台停止受理该公司代理发起的知识产权投诉。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表示,针对利用虚假投诉骚扰勒索淘宝商家的恶意行为,阿里正在考虑诉诸法律途径维护平台及商家权益。
通过回滚大数据,阿里工作人员发现该公司投诉过平台数千卖家,涉及女装、运动鞋、化妆品、家用电器等上百品牌。2015年以来,该公司投诉遭卖家申诉后,主动撤销投诉率超过60%,远超正常值。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该公司还对多家运动品牌商家发起假货投诉,最终被查证是在一些经销商的操纵下,利用投诉机制打击利益联盟外商家。阿里平台治理部负责人认为,恶意投诉已经成为一些经销商合谋打击对手的黑色工具,更有人趁机勒索商家。恶意投诉已成黑色产业链。
2016年7月,天津市一对梁姓兄弟因利用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维权机制进行恶意投诉、敲诈近百名淘宝卖家,被警方以敲诈勒索罪刑事拘留。兄弟两人假冒厂家注册域名,在网上建立“官网”,并利用该虚假官网,以淘宝商家盗用其“官网”图片为由发起知识产权投诉,不少淘宝商家为了避免销售损失,按照梁某兄弟的要求缴纳了1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授权费”。据警方初步统计,短短2个月内,就有98名商家,被梁某兄弟敲诈。
与梁某兄弟相比,一些“知识产权流氓”公司更为恶劣。这些公司对合法商家发起大量虚假投诉,造成商品下架乃至商家被迫关店,不少卖家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恶意代理公司往往通过抢注商标的方式对平台商家发起侵权投诉,在投诉成功后高额勒索商家,再进行撤诉。例如某代理公司注册“机车”、“花苞”、“邮差”甚至“破洞”等淘宝热搜词,与热搜词相关的70%左右的卖家都遭到恶意投诉。另一代理公司在箱包类别抢注NIKE的Y型图案,甚至对NIKE官方旗舰店和官方授权店铺发起恶意投诉。
进行大量虚假陈述、滥用“通知-删除”机制也是此类公司骚扰胁迫众多商家的通用手段。
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统计,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总计发现有恶意投诉行为的权利人账户5862个,近103万商家和超600万条商品链接遭受恶意投诉,造成卖家损失达1.07亿元。目前恶意投诉总量已占到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接受投诉总量的24%,而绝大部分恶意投诉,来源于各类”知识产权流氓”公司。
专家建议追责恶意投诉
浙江赞程律师事务所程学林律师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鼓励创新、维护市场公平、激发市场活力,是品牌、商家和市场的保护屏障;而“知识产权流氓”公司恶意利用这一机制,给商家和品牌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大量占用并浪费平台用于保护知识产权的人力、物力投入,更是对市场公平秩序的严重破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分析认为,法律要求电商平台建立的“通知-删除”机制,是为了保护正当维权的权利人,如果有证据证明是恶意投诉,而非正当的维权,那么平台有权拒绝。她同时呼吁,除了电商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自救”外,法律上也应尽快制定出配套方案,包括合格通知(投诉)的门槛设定、恶意投诉行为的法律认定、恶意投诉导致损失的救济性规定以及相应的平台免责措施等等,甚至在恶意投诉达到相当危害程度的时候,建议追究投诉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环保与发展:从“你死我活”到“相逢一笑”
去产能,既是产业升级之举,又有改善环境之效;治污染,废料成了新产业的原材料;多种树,既可造就“绿水青山”,也可带来“金山银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正在许多地方从“你死我活”变为“相逢一笑”。
生态也可扶贫,环保项目带动农民“拔穷根”
去年10月,辽西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项目在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投资1.19亿元人民币,主要利用生物技术对污水处理厂、水电厂、造纸厂等工厂产出的污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全过程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副产品土壤修复剂和城市绿化土可以用来改善土壤环境。
辽宁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王威介绍,这是由辽宁省环保厅扶贫工作组联合辽宁华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生态扶贫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直接安排当地农民60余人就业,带动周边蚯蚓养殖200余户。今年还将发展蚯蚓养殖户80户,户均增收5万元。
“种了大半辈子地,头一回听说蚯蚓还能卖钱。现在村里很多农民都加入了蚯蚓养殖,而且都是订单养殖,蚯蚓长大了有人上门来收。”项目所在地的朱家屯村村委会主任乔军章说。
“生态环保产业空间很大,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高宏彬说,当地正在实施以生态+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节能环保等为内容的“生态+”战略,共谋划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118.91亿元,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加快美丽生态环境建设。
以废治废,循环利用促进平衡发展
“前端有裸露尾矿的粉尘、中端有废气废渣排放、后端治污废料形成二次污染。”长期关注传统行业污染治理的北京太极环境生物科学研究院院长史汉祥认为,煤电、钢铁等行业一个“废”字成为污染的根源。
史汉祥提出“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平衡发展”循环治污模式,即用废渣代替石灰石膏法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时,产生的副产物再循环用作下游产业的原料。
这一理念在包头钢铁取得了实效。据介绍,包钢过去用传统的石灰石膏法治理废气,每年要消耗石灰石约60万吨,脱硫费用高达12亿元,其间还产生约80万吨脱硫渣需要处理。现在,石灰石被自产自销的钢渣取代,企业不仅减少了石灰采购成本、提高了废气治理效率,脱硫脱硝后产生的副产物还被用于治理盐碱地。
脱硫副产物的用途还在不断拓展。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表示,以废治废不仅极大降低了环保成本,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华菱集团旗下湘潭钢铁用固废钢渣脱硫脱硝治理废气,再将产生的副产物卖给水泥厂做原料。据湘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技术完全投运后,每年可减排6500余吨二氧化硫,消化钢渣尾泥24万余吨,并提供了大量水泥原料。
“煤电、钢铁等行业如果转变环保思路,不仅有利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将成为经济模式的一大创新。”史汉祥说。
打造绿水青山,让生态环境成为持久的生产力
说起绿色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红利,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津津乐道。
近年来,惠州市下大力气保持原汁原味的“绿色化”,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十位,“好山好水好空气”正成为惠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如今,被惠州优美环境所吸引而来的不仅有各类鹭鸟,更有各类优质项目。截至2016年底,全市2013年以来招商选资签约项目共2647宗,计划总投资达6839.77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说,我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基本形成,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云端上的国学需更多温润心灵
从《于丹<论语>心得》的热卖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近年来大众对国学的热情不断被激发。迈入互联网时代,“微”与“云”成为传播前沿的关键词,国学能否借新时代新科技的东风,温润更多人的心灵,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
寓教于乐,“互联网+”国学让人大开眼界
漫画《孔子日》实现了轻松讲解儒家经典;《大鱼海棠》成为了中国上古神话的“说明书”之一:从国学的视角看待雾霾、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点开微信公众号“章黄国学”,网友们大开眼界,原来“高冷”的国学也可以如此趣味横生。
“章黄国学”创办于2015年.公众号得名于章太炎、黄侃两位国学大家,旨在传播“有深度的大众国学,有趣味的青春国学,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借助漫画、动画乃至流行音乐,“章黄国学”的受众很容易进入古人的生活,经典硬邦邦的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体验。一位在新疆支教的老师留言:“现在看漫画《孔子日》成为论语阅读课的重要一环,学生们边看边笑,边学边思考。”
除“章黄国学”外,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华书局合力打造的传统文化在线研修项目“云国学”,同样广受关注。2015年10月上线的“云国学”是全国首家面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国学在线教育平台,致力于“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瓶颈问题”。“云国学”负责人、北大教育学院培训办公室执行主任胡松涛介绍,目前已有楼宇烈、钱逊等近70位国学专家精心录制了在线课程,涵盖哲学、文学、历史等诸多领域;另外,通过阅读材料、完成作业、结业考试等方式,“云国学”还提供了国学的系统化学习流程。
三大挑战:市场混乱、推广遇难、内容不足
丰富的传播手段为国学普及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互联网上,打着国学旗号进行商业推广的网站屡见不鲜;朋友囤里,假借国学之名进行营销的各类公众号活跃度很高。对传统文化的随意解读充斥网络,所传播的国学知识荒腔走板。中华书局“云国学”负责人、数字出版中心编辑王建坦言,目前网上一些低质量的教学视频让人们对国学的认知产生偏差,“似乎摇头晃脑、满口京片子就是国学”。
如何冲破乱象,将严谨的国学声音传播出去,成为“互联网+”国学普及的一大难点。胡松涛坦言,北大和中华书局更擅长如何把课程内容做好,但在商业推广尤其是网络推广方面经验不足,“希望在政策和运营上能得到更多支持”。
此外,优质内容不足也是“互联网+”国学的探索者们头疼的问题。“章黄国学”公众号主编孟琢告诉记者,目前公众号运营的最大问题是稿源不足。为保障优质内容,他们在高校与中学四处约稿,还尝试面向广大读者征稿,但难度不小。
“我们不求量的大突破,只求质的稳定和提升。”在孟琢看来,做国学新媒体,“不能随便丧失我们所坚持的文化理想”。
国学传承,是-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
“互联网+”国学方兴未艾,如何进一步提升?相关专家呼吁,未来国学普及在用好新媒体手段的同时,仍应坚守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术水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新的传播形式,但也要防止内容的“江湖化”,不能媚俗。坚守学术底线也是大学参与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盲目追求感官享受,就可能会导致国学内容的庸俗化,会背离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初衷。”“章黄国学”学生编辑李敏婧说,“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利用多种方式普及国学,但应对内容有所选择。”
王建认为,尽管新媒体时代的国学传播众声喧哗,但也不必过分焦虑,毕竟“国学的普及传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
2017年年初,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学的普及与传承迎来难得机遇。
提供全国公务员考试资讯
2、厚职网www.houzhiwang.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3、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