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9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迎来它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近日当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一任总干事。屈冬玉曾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拥有遗传育种博士学位,曾凭马铃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工作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屈冬玉本人在接受媒体专访中所说,中国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改革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借鉴作用”,“对实现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正能量”。相较于“前所未有”的中国扶贫事业的广为人知,拿下多个“第一”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尚未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9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15项的纪录位居世界首位。
公考角度厚职解读
[提出观点]
不仅生态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而且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需要投以更多关注,给予更多助力。
[综合分析]
农业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指传承到现在的活态的农业文化系统,不仅生态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而且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
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明漫长,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可以说在农业方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业科技成就。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是走在世界的前面,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而且不断地改进,到唐代创造出了曲辕犁,也叫江东犁,后来这个犁传到世界,对世界犁的改进起了很大的作用。悠久的农耕历史发展到今天,有相当一部分的农业智慧已经称得上农业文化遗产。不论是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还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都折射着先辈智慧的光芒,其蕴藏的和谐、绿色理念对我们今天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依旧具有借鉴意义。
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其中沉淀了人对自身与外界探索的哲学思考与价值表达。尤其是农业文明遗产,更是我们今天反思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时最好的参照。
[对策措施]
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和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并无二致,都是要在“活化”上做好文章。要切实调动当地农民这一最重要主体的积极性,畅通渠道让多方参与。
在发展模式上,要以农业为基础但又不能局限于此,在实现多种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民俗和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衍生和阐发,以增加一地农业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厚度。
资料来源:
光明日报:给农业文化遗产更多关注
提供全国公务员考试资讯
2、厚职网www.houzhiwang.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3、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